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递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上海交大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入选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

浏览量:

日前,上海市科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入选上海市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的10所高校博物馆名单,上海交通大学董浩云航运博物馆榜上有名。该项目旨在通过建设一批上海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强化和拓展高校博物馆的展览教育功能,对大中小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同时整和高校博物馆资源,增强高校文化底蕴,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上海城市文化。入选单位将得到市科教党委、市教委的专项经费资助。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由香港董氏慈善基金会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创办,设立于交大新中院,2003年1月18日开馆迎宾。馆内设中国航运史馆以及董浩云陈列室两个部分。中国航运史馆内通过大量的图片、文献资料和实物模型及航海贸易物品,概括反映了古代自新石器时期以来的舟船及航运历史。其中较为珍贵的是:宋代沉船剖面模型(突出展示了我国在造船技术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水密隔舱)、郑和2000料海船模型(浙江玉环的黄杨福按照1∶30的比例制作)、上海沙船模型(与福船和广船齐名的中国三大海洋帆船)。这些逼真的船模使观众能感性地了解舟船的文化与历史,体味水乡船韵,欣赏名船世界,浏览船舶科技,尽情领略古今中外舟船的英姿和风采。董浩云陈列室则运用生动的照片、资料、实物和逼真的场景,浓宿了“世界七大船王”之一的董浩云在几十年间,白手起家,胼手胝足,历经艰辛,最终成为了一位世界著名船王的传奇人生。陈列室里的主要珍贵展品有:“东方之星”散货船(1956年在法国建造,为董浩云船队的第一艘新船。此艘新船的诞生,标志着其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伊利莎白皇后”派克笔(系董浩云用于创办海上大学的英国大型豪华邮轮“伊利莎白皇后”号烧毁后残存的废金属制作的派克笔,长13厘米,是董浩云赠送各国政要的礼品,数量极少)、.与布什、里根总统合影(照片下面有老布什的签名和留言)等。

两年多来,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关心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不断充实和深化基本陈列的基础上,通过举办一系列的专题活动和展览,提升博物馆的品位,拓宽教育的受众辐射面,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色。同时,为了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及上海交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辐射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参观活动,并为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供场所,还联系组织大学生志愿队、专家学者共同参加博物馆的各项活动。此外,本着服务社会、相互支持、区校协作的原则,博物馆与上海徐家汇街道办事处签定了共建协议,以加强与周边社区的联系和信息的交流,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在接待方面,博物馆针对不同年龄、国家、职业、层次、参观目的观众,提供中、英文讲解,热诚服务,受到好评。博物馆急观众之所急,除在固定开放时间(包括节假日)对外开放以外,其他时间也接待预约参观。自博物馆开馆以来,每年接待2万余人次,其中大中小学生占半数以上,海外人士约2千左右,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此次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入选上海市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是对博物馆工作的肯定,更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博物馆建设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不断前行,飞跃。

上一篇:“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招待会在上海交通大学董浩云航运博物馆隆重举行

下一篇:月光下的艺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