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7日下午,雪后初霁,久违的阳光洒下一丝丝早春的暖意。古朴典雅的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内,悬挂着中国与瑞典两国的国旗,洋溢着浓浓的喜气。瑞典驻沪总领事馆向上海交通大学董浩云航运博物馆捐赠“哥德堡”号船模仪式在此隆重举行,共有中外来宾50余人出席了捐赠仪式。首先,由瑞典驻沪总领事安蓝、我校党委副书记潘敏分别致辞,然后在热烈的掌声中双方共同为“哥德堡”号船模揭幕。在播放了有关“哥德堡”号环球航行的电影短片后,虹口区副区长洪池、东方卫视创意总监骆新先后致辞,瑞典SOIC公司官员发布了有关“哥德堡”号的最新消息,最后沪上各家媒体就“哥德堡”号的历史、航线、人员、来沪后的活动等一系列问题与SOIC公司官员进行了广泛的问答。仪式上还插播了将于近期登船的“见习水手”中国学生候选人的海选花絮短片。
此次瑞典驻沪总领事馆向我校航运馆捐赠的“哥德堡”号船模的原型是18世纪40年代航行在中瑞海上航线上的瑞典古商船“哥德堡”号,她是当时瑞典东印度公司38艘远洋商船中的第二大船,曾三度来华进行商贸活动,在中瑞早期海上贸易中起过重要作用,堪称中瑞两国间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使者。1745年,当她满载着货物,即将完成其第三次广州贸易之旅返抵家乡哥德堡港时,不幸触礁沉没。1984年这艘沉睡海底200多年的古船在一次考古活动中重见天日。2003年6月6日,历经十年、仿照“哥德堡”号建造的“哥德堡Ⅲ”号在哥德堡隆重下水,并于2005年10月2日扬帆起航,沿着古老的航道向中国进发。目前,“哥德堡Ⅲ”号已航行到非洲,今年8月下旬将抵达目的地——中国上海,并在上海做数月停留后返航瑞典。届时上海将举办一系列活动,为中瑞两国的友谊再谱新篇。
在中西关系史上,中国和瑞典有着友好、非殖民外交关系基础上的长期贸易关系。上海和哥德堡两座海港城市也素有历史渊源,自1986年结为友好城市以来,两市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方面的合作交往日益增多。我校董浩云航运博物馆是国内高校中唯一的航运专业博物馆,其宗旨就在于传播中国古代造船与航运历史,弘扬中国的古船与航运文化,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此次获赠的“哥德堡”号船模具有具有很高的收藏及展示价值,必将对丰富该馆馆藏,提升博物馆品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自建馆以来,航运馆已承办过多次有关海事方面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此次瑞典驻沪总领事馆向航运馆捐赠“哥德堡”号船模是又一次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将进一步加深两市、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对增进文化交流与合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我们热切期待着“哥德堡Ⅲ”号的到来,并祝她在漫漫航程中乘风破浪,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