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快递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馆况介绍
展览大观
第一展厅
第二展厅
第三展厅
第四展厅
典藏精品
数字艺术
3D展品
全景漫游
3D虚拟漫游
视频点播
专题展览
走近董浩云
生平大事
剪报文稿
日记信札
教育学习
学术研究
学术论文
期刊杂志
服务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递
>>
新闻动态
>> 正文
“扇艺之美——扇文化艺术及书画名家作品展” 在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启幕
浏览量:
2019年9月26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而特别推出的“扇艺之美——扇文化艺术及书画名家作品展”在上海交通大学董浩云航运馆开幕。
中国的扇艺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历史传承。扇子,早期曾为仪仗饰物,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后据其引风功能,别称”“摇风”“凉友”等。自折扇出现,因其携带方便,出入怀袖,又为文人雅士所宝爱,遂有“怀袖”之雅号。当名家书画扇面与名匠精制扇骨相结合,书画的雅逸朴拙与扇骨的坚韧清俊碰撞出了独特的文化气息,折扇自身也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品,一种承载了“君子之风”的具有中华民族文化气韵的艺术品。
开幕仪式于下午2时举行,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党史校史研究室)馆长张凯,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党史校史研究室)党总支书记张丹丹,上海市黄埔画院院长胡振郎,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陕西北路•艺享空间艺术总监杨继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朱镇虞折扇艺术馆馆长朱镇虞及70名书画家及20余位收藏家齐聚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出席了本次开幕仪式。
张丹丹在仪式上致辞。她首先代表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党史校史研究室)对各位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这次扇面艺术书画的联展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她指出,本次展览征集的70幅扇面书画作品均出自名家之手。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讴歌了国家的丰功伟绩,抒发了真诚的爱国情怀,展示了社会乐观向上、敬业奉献的精神风貌,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和观赏价值。这也是高雅文化进校园的一个多彩的活动,后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可能的和师生互动的交流手段,以期产生更大的推广、辐射、传播效应。进一步拓展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影响力,以及艺术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方面的积极影响。
上海市黄埔画院院长胡振郎以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陕西北路•艺享空间艺术总监杨继光在发言中纷纷感谢上海交通大学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对此次展览的大力支持,参与扇文化书画联展的各位作者以及为策划此次展览的全体同志。他们指出,扇面书画孕育着中华文化艺术的智慧,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之精华,蔚成独具中国扇风格的奇观,是民族传统文物中的艺术瑰宝。本次展览征集的70件扇面书画名家作品可以说是绘画工写具备,书法篆隶草行真兼有。他们指出,通过扇面的书画创作来反映建国70 年来人的精神风貌、文化艺术、自然风光、城市建设等巨大的变化,将“扇艺之美”送入交通大学校园,送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送入社区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主旋律,歌颂建国,一定会产生较大的社会效应。
仪式上,黄浦画院副院长张复兴、黄浦画院副院长郁维良、艺享空间主任苏岷、朱镇虞折扇馆馆长朱镇虞代表书画家们向档案馆(党史校史研究室)捐赠了由参展书画家们亲手创作的16副扇面书画。 最后,与会嘉宾还共同见证了70位书画家们亲笔签名画册的活动,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书画艺术爱好者莅临航运馆参观的火爆场面。
此次展览由上海交通大学董浩云航运博物馆、上海市黄浦画院、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办事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陕西北路•朱镇虞折扇艺术馆•艺享空间联合主办。汇集了来自上海市黄埔画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陕西北路特聘的70位书画家的书画扇面精品70幅,以及陕西北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朱镇虞折扇艺术馆的精致扇骨和成扇予以展出。同时,以中国扇文化为切入点,讲述扇子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扇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辅相成的故事。
此次展览开幕站设在上海交通大学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另外,还将在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办事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陕西北路共计三处进行巡展。
上海交通大学“打造文博育人新格局”的理念,让文博教育成为高校育人的重要一环,随着一座建筑面积近3万平米的新档案文博大楼即将在交大闵行校区落成,它也将成为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展示、文化传承的地标性文化场所以及师生爱国爱校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宏大课堂,也将是交大对外接待、宣传的重要名片。
未来,包括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在内的交大各文博场馆,将一如既往地拓展与社会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渠道,把高水平的展览和高质量的服务奉献给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
上一篇:
艺术到基层!扇文化艺术书画佳作联展开封仪式举行
下一篇:
香港董氏慈善基金会李耀珍女士来校座谈董氏永久基金使用计划
C.Y. TUNG MARITIME MUSEU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