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快递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馆况介绍
展览大观
第一展厅
第二展厅
第三展厅
第四展厅
典藏精品
数字艺术
3D展品
全景漫游
3D虚拟漫游
视频点播
专题展览
走近董浩云
生平大事
剪报文稿
日记信札
教育学习
学术研究
学术论文
期刊杂志
服务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递
>>
新闻动态
>> 正文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发展战略专家咨询会议召开
浏览量:
为响应学校“文化引领”战略,做好档案文博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工作,2021年7月16日,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在徐汇校区召开了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发展战略专家咨询会。会议邀请了上海海事大学、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大学、本校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董浩云物流研究院、发展联络处等相关文化机构的校内外专家学者。会议由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副主任丁东锋主持,中心相关科室主任与业务骨干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首先由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主任张凯致欢迎辞。接着,执行馆长刘岸冰从董浩云航运博物馆的基本情况、现有基本展陈体系、博物馆发展战略规划三个方面做了全面介绍,阐述了档案、文博、校史三位一体的综合转型模式,在总结航运馆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之上,重点介绍了“十四五”期间航运博物馆的发展思路与目标、重点任务、改革举措等。
随后,与会专家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上海交大近年来在博物馆事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并就航运博物馆的发展定位与特色,藏品体系建设、基本陈列改造升级、学术研究和文化育人等提出了指导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1、做好新一轮用房规划,力争解决文物库房和专题展厅空间。作为一个博物馆,必须具备四大功能,即收藏、展览、研究和教育。但是,目前航运馆的现状是建筑面积有限,空间狭小,缺乏文物库房、临时展厅、社教空间、礼品商店和休闲区等;现有文献实物资料严重缺乏,需要广泛征集和整理,以及需要为此准备的现代化库房及设备;研究基础薄弱,成果积累不多;人员少,经费也有限等等。因此,学校必须从切实解决航运馆目前发展瓶颈和现实困境问题入手,将航运馆打造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有特色的文化地标及对外窗口。
2、加大藏品征集力度,形成比较完善的藏品体系和特色。开辟多种征集手段,如网络征集、民间征集、海外征集等等。当前重要的是加强跟董家的联系和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将董氏家族藏品早日征集进馆,这是航运馆的藏品特色之所在。与中国古代、近代、当代航运相关的文物征集尽量形成系列,上海交大与航运相关的学科文物藏品征集也不能忽视。另外,要尽早建设符合现代博物馆要求的恒温恒湿的,且有一定余量空间的文物库房。
3、按照现代博物馆要求,对基本陈列进行提升改造。目前展厅的基本陈列已保持近20年,一方面陈列内容需要融入新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运用新的展陈语言、展陈形式,进行场馆和内容形式的调整,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新的展陈内容体系要结合时代精神,挖掘家族企业功能、学校功能与社会功能。
4、以兼职研究队伍为抓手,提升学术研究和学科服务水平。利用藏品征集和展陈体系改造升级的机会,广泛借助社会研究力量,积极开展董浩云、董建华及香港航运航海类相关企业家研究,以及各个历史时期航运史、航运企业史研究。
5、以申报国家等级博物馆为目标,提升场馆开放服务能力。希望学校将航运馆设施的建设和开放纳入校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加大保障支持体系建设;场馆聚焦科普教育和精神育人,进一步构建新型的航运先进文化与发掘航运时代精神,以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的青少年。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将认真总结此次咨询会各位专家意见,依托学校档案文博管理中心的整体优势和董氏家族基金等社会资源,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场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具魅力的场馆空间,以董浩云诞辰110周年和建馆20周年为契机,全面加强藏品、展陈、教育、研究、文创、库房和专题展厅等博物馆内涵建设,打造交大特色学科类博物馆和人物纪念馆的新品牌,开创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发展新局面。
上一篇:
闭馆公告——7月24日、25日董浩云航运博物馆临时闭馆
下一篇:
“红帆领航 光辉历程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书画特展开幕
C.Y. TUNG MARITIME MUSEU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