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快递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馆况介绍
展览大观
第一展厅
第二展厅
第三展厅
第四展厅
典藏精品
数字艺术
3D展品
全景漫游
3D虚拟漫游
视频点播
专题展览
走近董浩云
生平大事
剪报文稿
日记信札
教育学习
学术研究
学术论文
期刊杂志
服务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递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严良瑜向董浩云航运博物馆捐赠“海上大学”文献实物资料
浏览量:
9月15日,上海交大原校长助理,海外教育学院现任理事长、校友会会长严良瑜先生向董浩云航运博物馆捐赠了一批他于1982年参加董浩云主办的“海上大学”的文献实物资料,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张凯主任、董浩云航运博物馆执行馆长刘岸冰专程赴其寓所接受其现场捐赠。
董浩云一生热衷教育,对国际教育事业的贡献广受赞颂。1970年他购入世界著名的豪华客轮“伊丽莎白皇后”号,欲创办“海上大学”,然而该轮在1972年于香港整修时不慎失火焚毁。董浩云毅然决定再买一艘邮轮,经改装后命名为“宇宙学府”号以替代,海上大学终于成功了。并先后与加利福尼亚的普罗大学、科罗拉多大学、匹兹堡大学合作办学。“海上大学”聘请数十名著名教授讲课,一年两期,每期招收正在肄业的大学生500名,登船环航地球一周,边学习,边考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整个世界成为海上大学的实习园地。为了使亚洲和南美洲等若干经济后进国家的学生也能有机会参加海上大学的学习,“董氏基金会”拨出专款,由这些地方的著名大学推荐品学兼优的学生,再经甄选委员会评定,择优授给奖学金。1982年,上海交通大学的青年干部严良瑜和青年教师金伟就是中国大陆仅两名被授予奖学金,并登上“宇宙学府”号的第一批学生。当时的《解放日报》对此还进行了专门报道。
严良瑜本次捐赠的资料包括:周密著《海上大学一百天》、海上大学的各类活动照片若干张、海上大学各类课程介绍资料、前往美国登上“宇宙学府”号的登机牌、当时各类媒体对海上大学的报道、海上大学纪念品——温度计等文献、照片、实物数十件,不仅丰富了董浩云航运博物馆的馆藏,同时也为董浩云海上大学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期间,馆方代表同志还聆听了严先生讲述的关于海上大学背后及他参与海上大学100天的过程中的故事。最后,张凯主任代表董浩云航运博物馆接受了捐赠,并表达了对严先生的感谢,双方还就未来进一步开展合作进行了交流。
上一篇:
9月28日,纪念董浩云先生诞辰109周年
下一篇: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关于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开放运行公告
C.Y. TUNG MARITIME MUSEUM © All rights reserved